游走于虚实边界,登陆“丰饶之海”|集光片羽
“集光片羽”展览现场,UCCA Edge,2022。视频拍摄:New Action。
UCCA Edge正在展出秋季大展“集光片羽”,展览将“虚构”作为策展方法,以科幻三部曲的结构,在美术馆空间内构筑出三处虚构情境,由此串联并引领观众步入由数字与技术编织的世界,开启虚拟与现实交错的探索之旅。
在展览第三章节,11位(组)艺术家游走于数字与物理世界边界,将UCCA Edge的四层空间拓展为一片“丰饶之海”。这片交织于虚实边界的月海,看似一张薄如蝉翼的蓝环,实际上无尽丰饶。
“集光片羽”展览现场。视频拍摄:New Action。
来到四层展厅,拉斐尔·洛扎诺-亨默的“双边时间切分器”会把我们的倒影汇入时间之流。从这里开始,每个人和他的数据副本将同时存在,计算机算法与我们的情绪互相感知。
拉斐尔·洛扎诺-亨默的作品通常带有独特的互动体验,通过记录和转化参与者的生物识别数据(面孔、心跳、声音等),探讨科技与人的互相制约与赋能、数据监控、权力的不平等性等议题。这件《双边时间切分器》内置的生物识别追踪系统可以测量屏幕前观众身体的中轴线,当中轴线呈竖直状态,系统会将实时拍摄下来的图像切分。每当有新的观众加入,原本被切分的图像就会被推送到屏幕两侧,构成了一组不断分裂和叠加的碎片化镜像。
拉斐尔·洛扎诺-亨默《双边时间切分器》在“集光片羽”展览现场。
“集光片羽”展览现场,UCCA Edge,2022。
我们的情绪是否可以被计算机算法感知?答案或许是肯定的。如今的情绪识别软件能够将人的面部表情拆解成一个个“动作单元”,经过“面部运动编码系统”(FACS)的组合分析,把人的情绪归类到高兴、悲伤、愤怒、惊讶、害怕、反感六个基本类别之中。科娜莉·沃基拉受这一算法原理启发,并将其反转和运用到极致。她与演员玛丽娜·米耶·德绍合作,让演员根据算法原理,也就是《面部动作编码系统》中密密麻麻的信息训练自己的面部肌肉。
科娜莉·沃基拉《面部动作编码系统》在“集光片羽”展览现场。
在《随机情绪串》中,艺术家利用自己开发的软件将记录下来的面部“动作单元”随机组合,生成一系列古怪复杂的表情,然后让演员模仿这些非自然甚至不存在的表情。与此同时,这些面部信息被传输到专业情绪识别软件“Facereader”中,作品右下方的小屏幕上则会实时显示有些出人意料的识别结果。
科娜莉·沃基拉《随机情绪串》在“集光片羽”展览现场。
“集光片羽”展览现场。视频拍摄:New Action。
继续走进左侧的空间,刘佳玉将瑞士汝山谷下的湖光天色挪进了展厅。在影像装置《谷边》中,艺术家历时四个月收集了大量不同时间段当地天空的照片,将其作为训练数据输送进计算机模型,经过多层神经网络的复杂学习与运算,依据即时数据实时渲染出动态的天空影像并投影,重现了山谷一隅的景色。
刘佳玉《谷边》在“集光片羽”展览现场。
影像模拟了流体的质感,呼应着投影下水波自身的细微颤动,让隐形的自然灵力变得可感可知:观众可以触摸湖水,在粼粼波光之中感受真实与虚拟、自然与科技之间的流动与共生。现实中山谷湖泊所承载的季节流转和时间变化,经由机器的“想象”,呈现为展厅中一处虚实之间的静谧风景。
刘佳玉《谷边》在“集光片羽”展览现场。视频拍摄:New Action。
“集光片羽”展览现场,UCCA Edge,2022。
越过“湖泊”,在展厅的一角,张文心的长屏动画影像《无机者的秘仪》如同一幅神秘长卷般追随着一名无机者的足迹缓缓展开,引领观众坠入一场探寻“意识”奥秘的迷幻之旅。
艺术家采用算法建模与基于物理的图像渲染技术(PBR),在屏幕空间中构建出一个诡谲多变的幻境:几何形状不断裂变为城市、山脉、漩涡与海域,无机主角穿梭其中,通过瞳孔状的仪器与无机灵媒相遇。灵媒已经破解了意识科学的“困难问题”——即知觉生命所具有的意识体验如何形成,又因何形成——在二人的对话中,无机者也开启了属于无机生命的秘密仪式,获得如知觉生物一般的内在感知。
“集光片羽”展览现场。视频拍摄:New Action。
《忘忧谷》是陆明龙2022年开启的全新系列,得名于古希腊神话中的“忘忧药”,此系列在延续艺术家对于“世界构建”探索的同时,试图挖掘计算机模拟环境作为疗愈之所的可能。
本次展览呈现了《忘忧谷》第一章的四个场景:在山谷的底部,矗立着由计算机建模完成的建筑结构——“喷泉”“小屋”“树屋”与“神殿”。舒缓的配乐搭配着“忘忧谷”里的树叶窸窣、水波荡漾,将观众置于介乎古老与未来、真实与虚拟之间的梦幻空间。
滑动查看:陆明龙《忘忧谷》在“集光片羽”展览现场。
“集光片羽”展览现场,UCCA Edge,2022。
穿过“忘忧谷”,在艺术家、设计师宋礼焕的投影装置《沃得外得(World Wide)》中,大小不一、错落摆放的平板上呈现着同一个网页,彼此之间却有着微妙差别。宋礼焕使用一款自开发的程序,模拟了同一个网页在浏览器尺寸、网速条件等因素变化下的差异呈现,以此揭开“万维网”(World Wide Web)所制造的幻觉:同一网页可以在世界各地被打开、浏览、互动,似乎创造出全球共享的平等体验,实则却掩盖了个体网络浏览环境的差异。
滑动查看:宋礼焕《沃得外得(World Wide)》在“集光片羽”展览现场。
“集光片羽”展览现场。视频拍摄:New Action。
在《逆-渲染》中,佩恩恩试图定位一种广泛存在且更为广义的“基础性渲染”:图像首先由互联网平台通过推荐算法调取,经由网络传输,最终由终端设备接收,生成于用户的屏幕之上。
艺术家在这件影像装置中试图再现“逆渲染”的过程:屏幕仿佛受到两侧结构的挤压,变为细长的一条。艺术家从抖音等平台搜集众多影像素材,将其模糊化并逐帧拆解,排列成难以辨别的彩色长条。仿佛存在一只无形的手指正不断地向上滑动屏幕,而这些无法辨别的画面在上移中被串联,重新组合成动态的影像,如同一条无限翻腾、波纹汹涌的信息之流,在身体与技术的角力之间逆流而上。
佩恩恩《逆-渲染》在“集光片羽”展览现场。
“集光片羽”展览现场。视频拍摄:New Action。
《万物》是大卫·奥瑞利创作的一款游戏。初入游戏时,玩家会随机“投胎”成为一种动物,降落在一片沙漠之中。跟随各类提示,玩家可以操纵动物以诙谐的姿态翻滚移动,对不同的物种歌唱,和同类结伴同行。玩家同时可以随意选择“降级”成为更小的物质,例如杂草、浮木或是石头,也可以“升级”成为更加宏大的存在,例如建筑、岛屿、行星甚至是整个星系。通过与漂浮在场景各处的“对话气泡”互动,玩家会听到来自英国哲学家阿兰·瓦兹的演讲片段,在富有哲思的旁白中体会万物之间可能的联结。
大卫·奥瑞利《万物》在“集光片羽”展览现场。视频拍摄:New Action。
这款游戏融合了传统角色扮演、沙盘和模拟游戏的设计元素,却打造出一种截然不同的互动体验:玩家无需紧跟游戏叙事,也不需要完成任何任务,而是可以随心穿梭、寄身于不同物质之中,从它们的视角观察宇宙的万物生息。甚至,《万物》也不需要玩家的参与——在无人操作时,游戏将进入自动模式,带领我们返回到一个天地有灵、万物合一的世界。
大卫·奥瑞利《万物》在“集光片羽”展览现场。
“集光片羽”展览现场,UCCA Edge,2022。
2020年,泛生成器小组举办了一个名为“图标”的展览,本次展览中呈现的四件作品便来自其中。艺术家探索了我们几乎每天都能在数字世界中遇到的图标(如鼠标光标、进度条、聊天框等),并且以充满互动性与趣味的方式展示在实体空间中,使观众能够从不同的视角,思考数字现实与物理世界之间不断变动的边界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泛生成器小组《无限》在“集光片羽”展览现场。
只要在作品前做出向上滑动的手势,形状仿佛纪念碑一般的屏幕图像就会随之向上滚动,艺术家以此再现社交媒体平台上不断提供内容的无限滚动机制,以及我们不断“刷屏”行为所传达的身体隐喻。无休止的内容让人一直处于不断接收新信息的兴奋状态,滚动由此成为一种纯粹的感官体验。我们全神贯注,仿佛正在进行一场无休止的日常数字仪式。
泛生成器小组《进度》在“集光片羽”展览现场。
在《进度》中,艺术家将如今最常见的界面元素转移到展厅里,同时和观众开了一个小玩笑。这个内置摄像头的“进度条”只有在无人观看时才会自动加载——这与人们在下载时下意识紧盯进度条,以为这样就能让下载速度变得更快的习惯恰好相反。
泛生成器小组《期待》在“集光片羽”展览现场。
沙漏、彩虹圆盘、旋转光标这三种常见的等待图标被艺术家放入传统的巴洛克画框之中,巧妙地把原本属于数字世界的图标带入实体物理空间。《期待》不仅揭示出无限的数据传输、内容推送与人们对于时间流逝的感知之间的张力,也试图追问看似生动形象的图标背后的设计逻辑及隐喻。
这些用户界面不可或缺的图形元素,其实掩盖了屏幕背后的真实本质——一个由晶体管和流过其中的电子所组成的世界。这个与人直觉相违的世界需要借助我们熟悉的概念与符号加以阐释,所以,计算机在“思考”,数据在“下载”,程序在“冻结”,尽管实际发生的不过是集成电路上的序列状态变化。
泛生成器小组《诱惑》在“集光片羽”展览现场。
泛生成器小组拆解了经典的诺基亚3310手机,并将随这款手机风靡世界的贪吃蛇游戏投影在墙上。在他们看来,诺基亚3310可以说是许多人拥有的第一部手机,它的承诺,或者说是“诱惑”,是让我们与他人保持联系并获取信息,而深受欢迎的贪吃蛇游戏则是大量令人上瘾的游戏与各类APP涌入生活的先兆。拆解这个如今已经被图腾化的前智能手机时代产品,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偶像破坏”行为。
滑动查看泛生成器小组作品
“集光片羽”展览现场。视频拍摄:New Action。
上下工作室的互动装置作品《上演遥现》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视听体验:三频巨幅影像与环绕播放的音频均根据远程收集的各地气候数据实时生成,随着天气数据的即时更新,展览空间也氤氲在不同的光影音色之中。
观众可以佩戴EEG头套,将自己的脑电波数据输送至装置,进而介入现场的影像与声音效果。艺术家将观众与作品的互动视作一种潜在的“人机交互界面”,在艺术与科技的交融中上演自然的“遥现”,以唤醒人们对于环境的别样感知。
上下工作室《上演遥现》在“集光片羽”展览现场。视频拍摄:New Action。
“集光片羽”展览现场。视频拍摄:New Action。
回到UCCA Edge展厅入口,这件全新影像装置作品由柳迪根据展览主题“集光片羽”特别创作,沿用了艺术家2017年的影像作品《顽固而持久的幻觉》的标题,其出处是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一句话:“像我们这样熟悉物理的人都知道,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分别不过是顽固而持久的幻觉。”
以数字技术塑造的个体生活状况作为切入口,柳迪在作品中延续了对于宇宙、时间与认知边界的探讨:破碎立方体的六个面上描绘了不同的场景,均由艺术家与其工作室ROOMS的创作者共同制作。一个虚拟形象穿梭在这些奇幻景观之间,时而身着一副电子铠甲,时而化身为宇航员的模样。这个形象正象征着如碎片般弥漫在我们生活的数字之物,一样瞬息万变、难以捉摸,却也蕴藏着理解我们所处现实的密钥。
柳迪《顽固而持久的幻觉(UCCA Edge)》在“集光片羽”展览现场。
此外,这件作品以不同的呈现形式出现在由柳迪与王昊楠共同导演的展览概念片中,而短片中由吴彦姝、雎晓雯、吴牧野、谢欣舞蹈剧场、重塑雕像的权利出演的片段也在展览现场作品中3D渲染的场景里交错出现,在另一层面上形成虚拟与现实空间的互文。
在UCCA Edge“集光片羽”展览现场打开抖音扫一扫,扫描图形,即可开启线下互动功能,收获“丰饶之海”。
关于本章节艺术家
上下滑动查看
▼
拉斐尔·洛扎诺-亨默
1967年出生于墨西哥城。1989年毕业于康考迪亚大学,并获得物理化学学士学位。作为媒体艺术家,拉斐尔·洛扎诺-亨默聚焦于建筑和行为艺术的交融。他利用机器人灯、数字喷泉、计算机化监控、媒体墙和远程网络等技术创造了公众参与的平台。他是第一位代表墨西哥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艺术家,2007年在范阿克塞尔宫举办了展览。其个展包括在华盛顿特区赫什霍恩博物馆的大型展览,首尔AmorePacific博物馆的首展,以及由蒙特利尔当代艺术博物馆和SFMOMA共同呈现的职业生涯中期回顾展。作品被纽约的MoMA和古根海姆、伦敦的TATE、旧金山的SFMOMA和新加坡的SAM等众多机构收藏。其获奖经历包括伦敦BAFTA英国学院互动艺术奖、奥地利Ars Electronica大奖的金尼卡奖、洛克菲勒奖学金、里昂的Trophée des Lumières奖、德绍的国际包豪斯奖、魁北克的魁北克艺术和文学奖以及加拿大的总督奖。
科娜莉·沃基拉
1981年出生于荷兰代尔夫特,跨学科艺术家,将行为研究等科学学科与艺术想象力相结合,通过将机器逻辑应用于人体研究人类和机器之间的关系。作品为表演、视频和多媒体装置形式,为此她与来自不同学科,包括数据分析、舞蹈设计和声音设计等领域的专家合作。作品曾在巴塞尔电子艺术之家、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卡塞尔艺术协会、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都柏林科学画廊、苏黎世设计博物馆、MU Artspace等地进行展出。其表演《从算法角度看情感识别》被收录在《40年来最有代表性的作品V2——不稳定媒体实验室》中。2021年,获得罗马奖提名。
刘佳玉
1990年出生于辽宁,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和伦敦。2014年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同年组建刘佳玉工作室,致力于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实践与研究。大自然中自然的反射性促使她的创作一直在试图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多重关系,探究人们观察自然的各种视角,探索数据源作为本质线索成为物件网络中的交流节点,在不同场域间互相穿梭、遭遇、排斥、渗透与融合。在不断更新的媒介下,使用装置作为输送与反馈的端口对虚拟场域与现实世界进行探讨,通过空间的拼贴与置换引起观众的行为反应与情感共鸣,这使得她的创作本身永远处于人们的“再创作”中。
2017与2018年入围Lumen digital art艺术奖以及Aesthetica art艺术奖,2020年福布斯中国U30,乐活GWP100。她的装置和影片在国际上被CCTV-9、ITN N2K、Inhabitat、Dezeen、VICE、Arduino、Designboom和Fubiz等报道。作品多次于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沃特斯曼艺术中心、海伦哈姆林中心、约克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K11艺术中心等机构参展,并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伦敦艺术节、广州三年展、成都双年展、伦敦动态艺术博览会、伦敦设计节以及伦敦时装周等。
张文心
1989年出生于合肥,现工作生活于杭州。2010年毕业于暨南大学景观规划专业,2013年毕业于加州艺术学院。张文心运用录像、电脑动画、摄影与装置,并综合写作与音乐,建构以过程为导向的知觉体验,亦常常由日常经验和技术图像映射出对时间与超验的思考。其个展包括:“次表面湿生”(想象力学实验室,杭州,2020),“映射之地” (广东美术馆,广州,2019)。参与群展包括:“交融的激流:广州影像三年展”(广东美术馆,广州,2021);“太空奇谈”(UCCA沙丘美术馆,北戴河,2021)。
陆明龙
1982年出生于法兰克福,现工作生活于伦敦。艺术家、电影制作人和音乐家。毕业于剑桥大学,曾在伦敦的建筑协会和纽约的库珀联盟学习,并获得皇家艺术学院的博士学位。使用视频游戏引擎、模拟和建筑进行创作。把“探索世界建设”——即整体虚构世界的制作——作为一种拼贴的形式,将物质和虚拟来源的元素结合起来,发展出交替的历史和可能的未来的叙述。他的世界往往以流浪者、外星人和鬼魂的故事为特色,探讨记忆和身份、乌托邦和废墟、控制和代理等主题。其个展包括“Ghostwriter”(CCA,布拉格,2019);“Farsight Freeport”(HeK,巴塞尔,2019);“Nøtel”(UKR,埃森,2019);“AIDOL”(Sadie Coles HQ,伦敦,2019);“2065”(K11,香港,2018)。2021年,获得LACMA艺术+技术实验室资助和第四届VH奖大奖。
宋礼焕
艺术家和设计师,1995年出生于韩国首尔。她质疑标准化的设计和界面的惯例,这些惯例框住了用户的行为和模板,使他们失去内容意识并习惯于过度简化。她构建了框架之外的设备和界面,以挑战用户友好的概念。她追求多样性而不是一致性,在网络环境中尊重多样性而不是效率。参与的群展包括“Open Recent Graphic Design”(首尔,2018);字体艺术双年展(首尔,2019);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Virtual School Tour(韩国馆,威尼斯,2020);首尔建筑与城市双年展(首尔,2021);“World on a Wire”(纽约,2021),伊斯坦布尔双年展(2022)。
佩恩恩
1990年出生于上海,现工作生活于上海。毕业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佩恩恩的实践深入不同权力控制机制之中,在全球竞争系统下流动化的金融、身体和图像之间展开工作,并成为其中的流放或者反叛者,以此来破坏或创造这些系统背后的冲突。其个展包括:“匹配池”(OCAT上海馆,上海,2022)。参与群展包括:“未来未来——青年实验影像计划”(实验影像中心,上海,2022);“赤屏”,线上数字影像委任系列(美凯龙艺术中心,北京,2021);“紧急中的沉思”(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20)。
大卫·奥瑞利
1985年出生于爱尔兰基尔肯尼,现工作生活于洛杉矶,多学科艺术家。作为从独立动画师开始自己职业生涯的创作者,他创作了许多获奖短片,如《请说句话》和《外部世界》。他曾为《冒险时代》和《南方公园》等电视节目撰稿,并在斯派克·琼斯的奥斯卡获奖影片《她》中创造了虚构的电子游戏。他是标志性游戏《山》和由阿兰·瓦兹(Alan Watts)解说的宇宙模拟游戏《万物》的创造者。他的《扩增的现实效果》在社交媒体上被浏览了超过10亿次。
泛生成器小组
波兰华沙的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团体,由彼得·巴尔什切夫斯基、克日什托夫·齐布尔斯基、克日什托夫·戈林斯基和雅各布·科兹涅夫斯基成立。自2010年以来,该团体创造了独特的项目,探索创造性表达和与观众互动的新途径。他们作品的特点是将短暂的数字领域与物理世界相融合。将比特和原子混合在一起,创造出吸引观众的、动态的及有形的体验,与传统、主流的 “现代艺术”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静态的、封闭的和不可接近的惯例相对立。该小组模糊了艺术、设计和工程之间的划分,创造了由文化机构和商业品牌委任代理的大型互动装置,以及纯粹的实验性音乐界面或投机性和批判性艺术作品。泛生成器小组的作品在全球众多机构中展出,如Ars Electronica、ZKM Karlsruhe、荷兰设计周、米兰设计周、雅典数字艺术节、LPM、罗兹设计、墨尔本Pause Fest等等。获奖包括:Ars Electronica的Prix Ars荣誉提名、Lumen奖入围名单、戛纳金狮奖和数字文化类别的“Polityka Passports”奖。
上下工作室
上下工作室是由达里娅·耶洛内克(德国)和佩里-詹姆斯·萨格登(英国)于2018年成立的艺术和技术实践所。他们毕业于皇家艺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伦敦。其工作结合了XR、数据和数字艺术,致力于在人类、机器和环境之间建立起看不见的联系。上下工作室结合研究和推测性的故事,与科学家、技术专家和社区合作,为未来生活推动数字媒体的边界。在过去的几年里,两人利用沉浸式技术(如AR和MR)和实时数据输入创造了突破性的艺术作品,以使不可见的东西变得可见,并给我们的环境一个表达自己的声音。
两人的作品已经在国际上展出,如皇家学院、泰特现代美术馆、伦敦V&A、巴塞尔HEK、威尼斯双年展期间的Photophore、今日艺术博物馆、WRO双年展和SONAR+D WIRED。曾获得的奖项和资助包括S+T+ARTS资助、Near Now奖学金、Collusion艺术资助、彭博社助学金、WIRED Creative HackAward(入围)和Battersea雕塑奖。
柳迪
1985年出生于陕西,新媒体视觉艺术家、导演,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作品跨越摄影、影像与数字艺术。其视觉作品⻓期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冲突,总能在给予人们强烈视觉冲击感的同时,带给人有关现状的思考。2010年凭借“动物规则”(Animal Regulation)系列,荣获由Lacoste品牌颁发的LACOSTE ELYSEE PRIZE金奖。作品被瑞士爱丽舍摄影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收藏。2022年作为视频导演受邀加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主创团队,参与并制作了开幕式的《主席入场》环节。其个展包括:“顽固而持久的幻觉”,(候⻦空间,德国柏林,2021);“脱离传统智慧”(北京艺⻔画廊,中国香港,2017)。参与的群展包括:“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成都,2021) ;“重要的不是摄影:中央美术学院摄影纪程”(北京,2021);“我这一代:中国⻘年艺术家”(橙县现代美术馆,美国,2014)。
▼
展览信息
▼
2022.9.30 – 2023.1.8
周二至周日
10:00-19:00(18:30最后入场)
* 展期内周一闭馆(逢法定节假日除外)
上海市静安区西藏北路88号
盈凯文创广场2层UCCA Edge
点击下方小程序购票
▼
参展艺术家
▼
大卫·奥瑞利、帕斯卡尔·伯奇勒、泛生成器小组、郭城、林科、柳迪、刘佳玉、陆明龙、拉斐尔·洛扎诺-亨默、佩恩恩、强家栋、上下工作室、邵纯、申承帛 金容勋、施政、宋礼焕、孙一钿、唐潮、科娜莉·沃基拉、武子杨、辛云鹏、叶轩、殷漪、安·维罗妮卡·詹森斯、张文心、张英海重工业、郑曦然
展览同期公共项目
▼
“集光片羽”展期内,我们将举行丰富多样契合此次展览主题的公共活动,其中包括策展人导览、与展览主题相关的对谈、邀请观众参与互动的表演型讲座、分享和工作坊,以及“艺术一小时”系列抖音直播活动。此外,还将举办多场以建筑和城市为主题的特别策划活动。所有信息均以官方最新活动预告为准,欢迎关注UCCA Edge官方网站及其他社交媒体平台。
展览相关阅读
▼
如何成为UCCA会员?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刻加入UCCA会员,
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或致电垂询UCCA会员部
UCCA Edge:+86 21 6628 6861
UCCA 北京:+86 10 5780 0200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信息